
日本前自卫队最高武官河野克俊抛出震撼言论,公然要求将日美安保条约的防御范围扩展至关岛,甚至鼓吹建立核武器共享机制。这位曾执掌日本军事大权的退役将领,在《日经亚洲》的专访中毫不掩饰地展露了日本的战略野心。 这番言论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质疑美日安保条约"不公平"之际,河野的回应显然试图将日本绑上美国战车的更深层次。河野克俊(图1)的军旅生涯堪称辉煌,统合幕僚长的职位让他对日本军事体系了如指掌。他敏锐地捕捉到特朗普言论背后的潜台词:美国需要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承担更多军事义务。 但河野的提议显然超出了常规的同盟协作范畴,他不仅主张将防卫范围延伸至西太平洋,更触及了日本战后最敏感的核武议题。 这位军事强人直言不讳地批评现行的日美安保条约存在"缺陷",认为这是"唯一没有互助关系的同盟"。 他的比较对象直指美韩同盟,后者明确规定在太平洋地区遭受攻击时的相互防卫义务。河野的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:日本应该获得与韩国同等的地位,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。 核武议题的讨论更是令人震惊。河野公然呼吁重新审视日本坚持数十年的"无核三原则",特别是"不允许引进核武器"这一条款。 他狡辩称,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核威胁已经使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的可信度崩塌。这种将自身核武装正当化的说辞,完全无视了日本作为唯一核爆受害国应承担的特殊历史责任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日本政府似乎正在将这种极端言论转化为实际行动。2025年9月防卫省专家小组会议公然讨论引入核动力潜艇计划(图2),这已经触及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》的底线。 而日本囤积的47吨分离钚,理论上足以制造6000枚核弹头,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中俄英法四国核弹头总和。这些核材料分散储存在青森县的六个地点,其中六所村再处理工厂的钚储量尤其惊人。 追溯历史,日本对核武器的执念由来已久。二战期间的"仁科计划"就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核武器的渴望。 战后日本以"和平利用核能"为名,通过建设核电站不断积累核材料与技术。1967年提出的"无核三原则"从未真正束缚住日本的核野心,2002年小泽一郎"三个月内造出核武器"的狂言就是明证。 日本在军事技术上的储备同样令人不安。其苍龙级常规潜艇的静音性能已接近核潜艇水平,H-2系列火箭稍加改装即可成为洲际导弹,F-15J战机经过改造也能成为核打击平台。加上日本已掌握的钚金属精炼技术,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核打击能力框架。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更增添了周边国家的疑虑。文部科学省将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从"30万以上"改为"大量",这种历史修正主义与核野心的结合,不得不让亚洲邻国保持高度警惕。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(图3)的表态体现了中方一贯的理性立场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,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宁的中流砥柱。面对日本不断升级的军事野心,中国将继续秉持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,同时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。 东亚的安全格局正处在关键转折点。日本若执意突破和平宪法约束,追求核武装力量,必将引发连锁反应,破坏地区战略平衡。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,将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,维护核不扩散体系的严肃性,确保亚太地区始终走在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。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,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扩张来实现国家野心的行为,最终都将付出沉重代价。


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