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言
从表面来看,这似乎是一场美军展现威力的壮丽表演。300架战机、19个盟国的支持,这样的阵仗着实让人印象深刻,声势浩大。然而,仔细分析背后的一些细节,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。美军极力推崇的“敏捷战斗部署”——本质上不过是在教授战机如何“打游击”——分散藏匿、避开敌人的打击,避免一举被摧毁。这场演习,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力量,反而揭露了美军的一些焦虑。曾经的海空霸主为何如此不安?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深层次的原因?
美军急了:规模前所未有
展开剩余85%这次,美军的紧张感可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。自7月10日开始的“重返太平洋演习”,美军动用了300架战机,投入5.3亿美元的巨资,而五角大楼也公开承认这场演习的规模为史上最大。相比之下,前些年的“勇敢之盾”演习规模不过是200架左右,这次却直接跃升至300架,增长幅度相当惊人。如此规模的演习,显然是为可能的大规模中美冲突做准备,正如美军参谋长阿尔文所言。看似强硬的语气,但深入分析,演习的核心并非是攻击,而是“敏捷战斗部署”。换句话说,这就是在训练战机如何打游击,如何避免被敌方一锅端。演习的转变,从威慑到防御,折射出美军内心的焦虑与不安。
盟友“撑场面”但贡献有限
提到这19个盟友,乍一看阵容确实不小。英国的“威尔士亲王号”航母、美国的“华盛顿号”航母,再加上澳大利亚的舰艇,这样的组合似乎气势磅礴。德国也派出了少数兵力,日韩则全力响应,毕竟距离较近,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。看上去这一切都像是一次跨国联合演习,气氛热烈,气势恢宏。然而,稍加一算,便发现了其中的猫腻。欧洲国家与太平洋地区相隔千里,这些老朋友们在真正开战时,能派出多少战机?德国自己就承认,主要是象征性参与;英国航母刚刚在南海被中国双航母编队逼得掉头离开,这回又跑到澳洲撑场面;至于澳大利亚,其主力装备大部分都是美军的二手货,甚至连潜艇的造修都存在问题。所谓的19国联合,实际上有一半是来“打酱油”的。更有趣的是,盟友们各怀鬼胎:德国专心应对俄乌冲突,英国脱欧后试图重返亚太,但实力远远不足,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还在自家港口维修;日韩也各自心怀不同打算——日本希望借此机会扩军,韩国则担心激怒中国影响经济贸易。看清楚这一切,不难发现这不过是一个美式“面子工程”,大家出席一下场面,实则真正参与程度有限。
美军的焦虑:技术差距逐渐缩小
美军的焦虑,从其军事部署和技术发展中可见一斑。最根本的原因,还是对手中国的崛起。中国的火箭军以东风-26导弹为例,射程达4000公里,关岛这些美军重兵基地都在其射程之内;055大驱挂载的鹰击-21导弹,足以从1000公里外锁定并击沉美军航母。而更为关键的是,中国的多基雷达和高低轨卫星形成的天罗地网,让美军的隐身优势逐渐失去了意义。更让美军焦虑的是,技术差距正越来越小。虽然美军一直在高超音速武器上做大量投入,但至今未能大规模量产,而中国的鹰击-21早已装备部队,拥有了实战能力。美军的一些工程师私下表示,追赶中国的技术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,而国会却要求他们在三年内取得成果,这样的压力让五角大楼如坐针毡。
美军的“敏捷战斗部署”:防守心态的体现
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,美军显然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压力。特别是中国南部战区的实战表现,更是让美军头疼不已。歼-16战机挂载的霹雳-15导弹,射程超过300公里,早在F-35C战机进入攻击范围之前,歼-16便已经锁定了目标。美军指挥官事后对这种态度的回避,充分印证了他们在战术上的被动。选择歼-16而非歼-20,不仅仅是因为歼-16足以完成任务,更因为这一策略能够避免过多暴露歼-20的真实性能。实际上,美军的“敏捷战斗部署”,恰恰暴露了其防守心态的转变。通过分散部署,避免一锅端,这不是美军的进攻策略,而是对抗中国威胁的防御措施。
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:多极化与合作共赢
通过这次演习的分析,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一个趋势:美军的单极霸权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背后,全球军事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。技术代差的时代已经结束,美军曾经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。现在,各国的技术逐步接近,真正的较量已转向谁更具创新性和智慧。在这种背景下,单极霸权向多极平衡演进已不可避免,这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,而是历史潮流的必然结果。威慑效果逐渐减弱,国际对话和合作的重要性逐步上升。
这种变化对于亚太地区而言,是一件好事。没人能够继续独霸一方,必须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。军事平衡带来的将是真正的稳定,而非某一方的绝对优势。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许多波折,但这也是历史前行的步伐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军虽然通过大规模军演展现力量,但另一方面,其装备项目却显得进展缓慢。4月时,备受期待的HALO高超音速导弹项目因预算超支而被砍掉;而与此同时,五角大楼却在疯狂追加B-21隐形轰炸机的订单,原计划造100架,现已提议增至145架。这些政绩工程背后的真实意图不难看出,但实际上,B-21即便再隐身,也未必能对抗中国日益强大的探测能力。
结语:合作共赢才是未来的主旋律
通过这次演习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军战术的调整,更是全球军事格局的深刻变化。随着中美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步缩小,两国的军事博弈也从传统的技术代差竞争,逐渐转向同代技术的较量。未来,谁都不可能继续独占鳌头,合作共赢将成为更为现实的选择。
面对这样的局势,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?军事力量的提升,是否能为地区和平带来保障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久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